北京、武汉、四川上千家房企“消失”
北京市住建委 2011年12月发文称,共有473家房企的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申请延续或工商营业执照已注销。 武汉房管局 去年四季度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底,武汉共有在册房地产开发企业1375家,同比2010年房企数量减少了200余家。 四川省建设厅 一份通告显示,截至2011年7月,四川省共有42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因未在行政许可规定期限内办理延期手续,被注销房地产开发资质。 这三个地方“消失”的房地公司就超过了1000家。 外行开发主体风险骤增 4月19日,有媒体报道,杭州锦绣天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随着调控效应的不断显现,破产的房地产企业将不断浮出水面。就目前来看,破产的几乎都是小房企和项目公司。从公开资料来看,2001年6月拿的28亩地块,地处西湖边上,寸土寸金,正常开发的话,怎么都不至于亏。可惜的是,它并没有正常开发,而是不断地被倒买倒卖,从“北京大地科技实业总公司”到“富龙热力”再到“温州新城建设有限公司”,最后到“杭州锦绣天地”,四易其主,而价格从最初的5.1亿元升到了7亿多元。在业内人看来,项目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一个个开发主体几乎都是外行。在房地产火爆的时候,因为财富效应而冲进房地产的外行比比皆是。而在调控阶段,这些外行的风险骤增。 截至4月15日,沪深两市共有3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布了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有13家房企净利润出现续亏、4家房企预减、6家房企首亏,占据总量的70%。 |